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

[新聞]台中市未登記工廠取得臨時登記困難重重

國內未登記工廠數量眾多,在經濟發展與環境安全的前提下,經濟部與地方政府持續輔導工廠合法經營。

*然而已取得臨時工廠登記業者仍應於106年6月4日前取得土地及建築物合法使用證明文件,屆期未取得者,該登記仍失其效力。資料來源:
http://www.nownews.com/2013/10/16/11689-2996618.htm

台中市未登記工廠取得臨時登記證困難重重

2013年10月16日 20:44
記者黃志政/台中報導

台中市有2萬多家工廠未合法登記,99年10月政府辦理臨時登記時,只有877家申請、390家合格,市議員李麗華16日利用市議會業務質詢機會高舉自製的「產業保護傘」,為全民最大「黑手黨」發聲,她要求市府放寬法令、為這些工廠再辦一次臨時登記,不要讓拼經濟流於口號。

李麗華指出,市府從 99年10月26日起受理臨時工廠登記,將近2萬家未合法工廠中,僅390家取得臨時工廠登記證,比例僅1.5%實在太低。

李麗華說,產業很無奈,違規地目使用並不是他們所願,目前臺中合法工業用地不足,有錢也買不到;不少工廠老闆向她陳情,市府稽查工廠,業者違法使用土地,因為無工廠登記證,遭市府開罰,負擔很重。

她建議市府再辦一次臨時登記,繼續開發產創園區或精密園區,並促中央放寬法令,讓業者安心拼經濟,創造就業人口。。
副市長蔡炳坤回應說,市府應該好好輔導未登記工廠,相關法令由中央所定,市府多次向中央反映,甚至透過市籍8位立法委員去爭取,希望讓未合法工廠有再次登記的機會,市府會繼續爭取。

經發局長王誕生表示,未登記工廠是中央在 99年6月2日通過法令,法令規定2年登記期,所以登記到101年6月2日已經截止,不能再辦理登記,當時許多廠商擔心登記後會被政府列管,所以只有800多家提供登記,登記之後第二階段才是關鍵,需改善工安及環保的問題,因需要經費,目前只有380家通過第二階段,市府也向中央反映再開放辦理登記。

市議員蕭隆澤也關心臺中非法或違章工廠的問題,並要求臺中市政府應該正視工業區土地不足的問題。他表示,臺中市還有很多非法違章工廠,且工業區嚴重不足,市府都市發展局與經發局應加強橫向聯繫。

蔡炳坤表示,經發與都發局都有聯繫,一同努力增加工業區用地與持續輔導未登記工廠,現已有三百多家工廠經輔導後合格,市府也已與中央反映,估計臺中市需要3000公頃以上的土地,在海線部分已經找到1000多公頃,而外埔區也會開發100多公頃,此外潭子工業區的開發也正在進行。

延伸閱讀: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